2016年底的上海地鐵


2016年11月底左右,因為工作上的需求,匆忙地往神州大陸出發。我甚至連入境的證件都沒有。

好在,上海提供一次性的入境簽證服務,一次50元人民幣。記得要帶兩張證件用的兩寸照片。同行的夥伴剛好也都需要這簽證。耽誤了些時間。

等我們辦好簽證,天色都暗了。出了上海浦東機場,我和另一位夥伴順著標示走,前往地鐵站。自從走出了機場,我就覺得往地鐵站的路上稍嫌昏暗。天花板上都有裝燈了,但不知是亮度太差,還是燈的數量不夠多,隱約就是有一種灰暗的色調。

上了地鐵後,坐在位子上。突然有人走到我面前,遞給了我一張廣告單。我好奇的接了下來。拿來一看,原來是當地旅行社的廣告單,除了告知你旅行社的電話即形成,整面還附上完整的上海地鐵路線圖。老實說,還蠻具有參考價值的。但是在車廂裡面發廣告單,這一招倒是第一次見到。


後來,我每天的地鐵行程裡,常常就遇到發這個廣告單的人。而這些人很像機器人,只要是坐在位子上的乘客,他就是把廣告單往乘客身上丟,也不管你要不要拿,而乘客們也有趣了,除了像我這種第一次來到這的外地人會收下來看之外,本地人碰都不碰,任由那廣告單從身上滑落到地板。這是一種你敢丟我就敢不碰的精神對決。所以當這些人發過廣告單之後,車廂滿地都是這種廣告單。




上海地鐵的車廂似乎就比較窄小一些。多窄?車廂中間有一排鐵桿,坐在座位上的乘客把腳一伸直就可以抵到那鐵桿。


其實這幾天搭地鐵也沒經過多少站,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。所以遇到的可能都是些小站,月台偏小,上下班的時候,人潮真的很擁擠。

地鐵裡面呈現廣告的方式,高科技與低技術並呈。高科技的地方在於隧道內貼了很多的連續圖像,列車一經過,乘客往車窗外看,就會看到類似影片播放的效果,挺有意思的。低科技的話,就是許多小廣告就這樣被隨意貼在車廂內壁裡面,把車廂內壁當作街頭巷口的布告欄了。

更令人絕倒的是,有兩人一組的乞丐,似乎是一聾一盲,看得見路的在前面帶著看不見路的,從列車的第一列車廂就這樣沿路乞討到最後一列車廂。

乞討的行為不止於車廂內,也發生在買票投幣機旁邊。有些似乎年紀有些大的老人家,就在投幣機旁邊等著,等著乘客買票找零的時候,跟乘客乞討那一兩塊錢。

進入地鐵站時,背包要經過一個機器掃描,那個機器類似機場的行李掃描機器。雖然這個措施似乎是很保障乘客的安全,但另一方面來說,這是一個不信任人的社會。身為一個外地人,我每次都遵守這個規則,但我也看過穿著時髦的妹子,理都不理這個規則,也不理那個管機器的人,瀟瀟灑灑的進入地鐵站,身上的包包一刻也沒離開自己身上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城市裡的『吐米酒』

蠶寶寶X菜蟲X雞母蟲

2014的春季賞花 樂活公園